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zxh093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声部歌谱] 敬请点评独唱歌谱《烟花三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7-29 11:49:06 | 只看该作者
这首歌的另一种记谱与排版的方法,供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7-29 11:51:49 | 只看该作者
yx_h 发表于 2011-7-29 11:04
回复王老师:“低音点已经又2调到6仍然离谱太近,而且有的远有的近。这大概是3166版需改进的问题吧。”

...

  谢谢版主的答复,终于解决了低音点与音符、与减时线的距离问题,谱面为之一新。希望新版中的默认参数不要一版一变。

点评

这里的所有参数是根据默认音符字号大小预设定的,随着用户对音符字号的调整,圆点的位置有时就需要视情况作相应调整。线谱软件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设置供用户设定。  发表于 2011-7-29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7-29 16:08:01 | 只看该作者
zxh09311:  我认为凡是属于默认设置不到位的,迟早都会修正过来。我们现在把它人为的调了,将来又得调回来。就跟以前的长连线一样,先是把长圆弧外插成平顶,升级后发现全部错位,现在又得把它改回去。存谱越多工作量就越大。

这确实是个问题,打完谱不是当时打在纸上或存为图片就完事了,日后如有修改,打开QM原谱就错位。

点评

默认设置也很难适应复杂的用户需求。新功能的增加有些方面肯定会涉及向下兼容的问题,这有QM开发初期考虑不周的因素,但所有软件升级时也是很难做到“两全”的,包括微软的软件。  发表于 2011-7-29 1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8:42:53 | 只看该作者
yx_h 发表于 2011-7-29 11:49
这首歌的另一种记谱与排版的方法,供讨论:


早先在回复其他帖子,后因网络中断,故此来迟了。注意到郝老师用改变拍号的方式,解决了排版拥挤的问题。并对歌谱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完善(间奏)工作,使歌谱更清爽、更完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郝老师辛苦了,谢谢郝老师!

只是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1, 为什么Ⅲ房子不标结束句而只标Ⅲ?3个房子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标跳跃记号? 请老师指教!

请老师们注意了:郝老师在词曲作者与词曲之间是留有间隔的。以后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了哦!

补充内容 (2011-7-29 20:20):
还有问题请教郝老师:调号标#C 和标bD有何讲究?在音符上标升降半音是不是完全由旋律走向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7-29 22:04:26 | 只看该作者
“请老师们注意了:郝老师在词曲作者与词曲之间是留有间隔的。以后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了哦!”
       版权项的写法历来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综合了几位老师的意见得出结论是;1.作者姓名与词曲之间留不留空格都是对的;2.人音是不留空格的,但我认为有的情况下如果不留空格会产生歧义,还是留空格好一些,
如;“刘文诗词”“田歌曲”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7-29 23:27: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后面的“名词”“名曲”也可以认为是歧义词罗。这个例子可是很广泛、用得很多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的,可以说是都对,也都不对。

补充内容 (2011-7-29 23:35):
又:如果是帮出版社打谱,我个人认为还是学人音的方式为好,因为人家不会提出疑问。虽然说留空格大家认为也对,但起码会有被退档的风险。大家继续讨论。



点评

上图截自《歌曲》2011年第4期  发表于 2011-7-30 00:40
可以翻一下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歌曲》月刊(国家级刊物),作者姓名与词曲之间都是有空格的。这个问题上各有道理,不必强求一律。  发表于 2011-7-30 0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辛苦了!整理了这么多规则出来!但不知空半格 是怎么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7-30 00:0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zxh老师:(讨论)

为什么Ⅲ房子不标结束句而只标Ⅲ?3个房子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标跳跃记号?

我们知道,歌曲中“房子”内的阿拉伯数字用于区别多段歌词结尾不同的部分,罗马数字用于区别同段歌词结尾不同的部分。《手册》中关于标注“结束句”字样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反复后在中间结束时,一是在末段歌词有延伸时。这首歌后面的同段歌词“落音”是相同的,只是三遍上方伴奏旋律不同,只标“Ⅲ.”或“结束句”应该都可以(因尾奏的旋律有延伸)。以前的歌曲中一般不用或很少用跳越记号(乌龟),随着歌曲的结构变化日趋复杂,大反复后不需要演唱的部分再加注上跳越记号,给歌手一个明确的提示也许会更清楚些。

调号标#C 和标bD有何讲究?在音符上标升降半音是不是完全由旋律走向决定?

升C与降D虽是等音、等调,但在线谱中前者是7个升号,后者是5个降号。定调时通常选用升降号较少的,与旋律走向并无太大关系。比如:歌曲《春天的芭蕾》中有两次转调是由升C小调转到升C大调(同名调),作者却标的是转1=b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7-30 00:5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zxh老师;
王老师辛苦了!整理了这么多规则出来!但不知空半格 是怎么空的?

点评

续:之前,我把空半格理解为空一个字的宽度,因为在文档属性里,两格就是一个字宽,那么半格当然就是一个字宽啰!空半格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无论整麽按,它都只是一格哦。原来却是一场误会!半角空一格就不会错了!  发表于 2011-7-30 15:06
谢谢王老师的指点!如果我们在叙述时,把“空半格”表述成“半角空一格”更严密,这样就不至于引起误解了。  发表于 2011-7-30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7-30 01:33:2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关于演唱形式(讨论)

这首歌曲有童丽(女声)演唱的版本,还有一个吴涤清(男声)演唱的版本(1=F)。这里将演唱形式改为“独 唱”(即男女声都可以演唱)。如按“人音”的排版格式“独唱”两个字是不分开的,但从排版上看会觉得不协调,因此适当拉开了一些间距。所以我个人觉得,曲谱排版样式既要遵循或参照制谱规范,也应从排版实际出发,合情合理地安排版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1 17:59 , Processed in 0.0684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