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yqfy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审核意见提问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22:40:28 | 只看该作者
《情满大漠》中的审核意见“纠正了记谱的错误”我还不是很明确的。歌词中(男)、(女)、(齐)的用法我是知道的,因为有二词对一谱的对应方式,想让它们随着歌词自动对齐才换了一种方法,管理员进行了修改,说明是不合适的。审核意见“调整了声部名称的记法”的原因,是当时的(男)、(女)处于音符的位置,于是萌发了内输音符文本的念头,为了让它们随着音符一起移动就又换了一种方法,结果还是错误的。但是我想,如果允许输入音符文本(不是插入)应该是有办法的,需要克服的主要因素是音符不能个别调整文字的大小。虽然我用的歌谱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也让我增长了见识,而且只要管理员明确提出(有疑问的还需要在这里解决),暂时来说除非一时疏忽,否则在下一首歌谱中我就都可以自动纠正了。所以再次感谢管理员!感谢热心的谱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9-22 02:37: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yqfyh在2009-9-21 22:40:28的发言:
《情满大漠》中的审核意见“纠正了记谱的错误”我还不是很明确的。

您可以和自己保存的原谱进行比照一下啊!

 

我很喜欢ayqfyh谱友上传的一些蒙古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旋律非常优美,感谢作者和制谱人。在我的收藏中刚好存有这首《情满大漠》原谱。调出仔细一看,记谱中还是有几处错误的,尤其是在多声部中小节线错位就肯定是上下音符的时值记谱有误

 

  

cHA6bSL0.rar (9.65 KB, 下载次数: 260)

 

这是修改后的《情满大漠》的链接:


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21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5:32:38编辑过]

PuKh4mGE.jpg (45.31 KB, 下载次数: 24)

PuKh4mG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9-22 03:43:2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声部名称的输入

QUOTE:
以下是引用ayqfyh在2009-9-21 22:40:28的发言:
歌词中(男)、(女)、(齐)的用法我是知道的,因为有二词对一谱的对应方式,想让它们随着歌词自动对齐才换了一种方法,管理员进行了修改,说明是不合适的。审核意见“调整了声部名称的记法”的原因,是当时的(男)、(女)处于音符的位置,于是萌发了内输音符文本的念头,为了让它们随着音符一起移动就又换了一种方法,结果还是错误的。但是我想,如果允许输入音符文本(不是插入)应该是有办法的,需要克服的主要因素是音符不能个别调整文字的大小。

对声部名称的输入,最好还是在【标题部分】或【特殊符号】层中单独解决。因为QM是“以行为单位、分层输入和进行编辑”的,《简谱记谱规格》中要求,声部名称如写在歌词之前,字号应小于歌词并加圆括号(尽量用半角节省空间)以示区别。

 

我曾介绍过的占位标点符号的两种输入方法( http://www.ppfeng.com/dispbbs.asp?BoardID=2&ID=2789&skin=0 ),是解决歌词中遇到的一些占位标点符号(与歌词字号相同),并不适用声部名称。在实际制谱中,应当根据乐谱的情况,在不影响音符行排版的前提下,灵活运用。

 

在音符行输入文字的情况,在排版时极少遇到。即便需要加入文字时,也还是建议在【标题部分】或【特殊符号】层中来完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5:34: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1:59:0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郝老师的耐心指导!不论是乐理知识还是制谱水平的提高,我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您的帖子的内容,间接的学习和直接的答疑。当我了解了一点与论坛有关的知识后也加入过几个论坛,经过对比更加喜欢FS,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我在51楼提出的一点想法也仅仅是在只打印的歌谱中用的情况,对于普遍适用的方法也会探究的,这也是我的一个无法改变的习惯。还有个疑问:在52楼红色框内的连线为什么去后者而留前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2 12:09:1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9-22 13:35:2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yqfyh在2009-9-22 11:59:07的发言:
还有个疑问:在52楼红色框内的连线为什么去后者而留前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2 12:09:14编辑过]

第二个红框内修正了误记的音符(将第二个八分音符误记作了四分音符),解决了对齐的问题,但忘了添加连线吧。多声部中歌词相同时,应注意上下声部连线的一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2 13:46: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9-22 13:47:16 | 只看该作者

哦,呵呵,

我刚才也在纳闷,没有留意到后面音符时值的错误,纳闷为什么把连线去掉。。[em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3:38: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x_h在2009-9-22 13:35:25的发言:

应注意上下声部连线的一致。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9:52:49 | 只看该作者
《乌斯太之歌》原谱中不规范的记法浪费了我很多的时间,非常感谢管理员细心的指导!对于“前奏、间奏一般不加连线(只加延音线)”我还有点想法:在一行曲谱中同一种连线只要能够覆盖,进行修改的时候就没有“取消”而直接“添加”了;多个连线也是一次把它们同时“取消”的,我不清楚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因为从歌谱中看是对的,打印等会显示没有“取消”的内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0:02:18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还没有留意,刚才发现我也实现了上传歌谱获得15金币为零的突破。《乌斯太之歌》花了我两个半小时,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是收获是双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9-25 15:15:15 | 只看该作者

前奏、间奏、尾奏一般不加连线和换气记号

QUOTE:
以下是引用ayqfyh在2009-9-25 9:52:49的发言:
对于“前奏、间奏一般不加连线(只加延音线)”我还有点想法:在一行曲谱中同一种连线只要能够覆盖,进行修改的时候就没有“取消”而直接“添加”了;多个连线也是一次把它们同时“取消”的,我不清楚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因为从歌谱中看是对的,打印等会显示没有“取消”的内容吗?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歌曲简谱记谱规格》中确有过这样的规范和要求,即:前奏、间奏、尾奏一般不加
连线和换气记号,特殊需要例外
。” (p164)
在正式出版的一些歌曲集中也是这样的。

 

给前奏、间奏、尾奏加连线和换气记号,是很多人记谱的习惯,也不能说是错误,只能说是不规范。尤其
拟出版的歌谱还是按规范来操作更好些。

 

所谓“特殊需要例外”我的理解是,如果使用某件乐器(比如笛子)来担任前奏、间奏、尾奏,对演奏者
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加连线和换气记号。

 

QM中的连线既可“添加”也可“取消”啊,操作是这样的(引自原来的旧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5 15:35:4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2 01:00 , Processed in 0.1190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