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63|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谱排版的规范标准,除了我们这里说的人音【手册】,还有别的同类【手册】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1 22:05 编辑

    人音【手册】不是绝对权威,但人音【手册】是最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每个细节几乎都可以找到答案。
    QM的强大功能,江老师的漂亮字体是硬件,人音【手册】是软件,珠联璧合制作出目前国内最规范最美观的简谱是有目共睹的。
    谱谱风论坛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只有用QM制作的曲谱才有资格参与讨论,网传的曲谱,其它软件制作的曲谱在这里免谈。二是管理团队,特邀评审老师都是依据人音【手册】进行点评的。不服【手册】可以保留,自己想怎么制作都可以,没人干涉,但是不要发帖请求点评,对外不要说是经过谱谱风论坛审核通过的曲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23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5 01:52 编辑
foolishbug 发表于 2014-10-22 13:05
zpshencn  接上一条说。但这不说明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谁要天马行空,是完全可以的,他可以展示他的 ...

    虫子提供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材样板”是京胡谱,会拉京胡的人一看就明白,其中【二黄】与【反二黄】是弦式,“新八岔”是曲牌,带箭头的符号表示弓向,还表示一弓拉几个音,相当于连线带弓法绑在一起。带拐弯的符号是京胡的特有弓法“小抖弓”。以前我在回复黄新光会员的帖子中都作过说明,不妨翻看一下便知。
    但是这个中国高等音乐学府出版的”样板教材“也是不规范的,很多地方都违背了京胡记谱的基本规格。第一;京胡谱不写定什么弦,写上【西皮】别人就知道拉6.3弦,写上【二黄】别人就知道拉5.2弦,该谱在调号后面写(5.2弦)就是外行了。因为京胡只有四种弦式;(【西皮】6.3弦,【二黄】5.2弦,反【西皮】2.6弦,【反二黄】1.5弦)。把正反放在一块实际上只有西皮、二黄两种弦,有人把京剧叫做”皮黄“就是缘于这个道理。第二;京胡谱不写固定的速度标记,写上【流水】【原板】【二六】等就规定了大体速度,写上【慢三眼】就知道是拉慢速的四四拍,【快三眼】就是拉较快的四四拍了。该曲谱用线谱的四分音符写了一分钟等于46拍的速度标记就是不伦不类的。第三;京胡谱不写转调标记,该曲谱是在第六行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进入【反二黄】的,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由5.2弦改为拉1.5弦,前面已经有了标记,后面的(前2=后5)就是多余的了。还应该依据人音【手册】的规定把【反二黄】对准后半拍的5音别人才知道是从这个音上开始转弦的。   
    还要说明的是;京剧谱有三种记法;  一是琴谱,用的是特有符号(如“样板”谱);二是唱腔谱,写法跟【手册】歌曲类差不多;三是琴谱加唱腔的小总谱,上下谱各用各的记法。但是不管是那种谱,上面讲的几种京剧记谱规格都是要注意遵循的,不要犯“教材样板”式的初级错误。
         
    目前流行的“京歌”介于歌曲与京剧之间,记法五法八门尚未定规,在此不敢妄言。
   
    为了说明问题,附一张网传的京剧小总谱共大家参考,对照音频或许能进一步加深理解。







点评

王老师这段,可说是经典、浓缩、明白,谢谢!  发表于 2016-10-26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24 17: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7 16:53 编辑
zgma 发表于 2014-10-24 11:31
王老师在音乐、电脑方面的知识太丰富了,太专业了。又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讲解,让我们收获良多。

    谢谢刘老师关注我的帖子。
   “会员九万多,说话没几人”。真正参与这种纯学术讨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本来不想对非QM制作的曲谱进行评论,但考虑到虫子提出的问题关系到京剧记谱规格。自己在文革时期拉过几年京胡,对京剧谱的特殊性略知一二。为了规范今后论坛上传的京剧类曲谱就多说了几句,希望对有心制作京剧曲谱的朋友和喜爱“皮黄”的会员提供一点微薄知识。

点评

俺想说,可是外行,只有学习的份儿,每次进来 都有收获!谢谢王老师!  发表于 2014-10-24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24 2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7 19:32 编辑
foolishbug 发表于 2014-10-24 14:25
王老师再配上这个【红灯记】唱段的曲谱就更具体了,王老师全才~给偶们扫了个大盲  ~L~

这个带唱腔的 ...

小鸟一人  俺想说,可是外行,只有学习的份儿,每次进来 都有收获!谢谢王老师!)
    王老师不是全才,王老师只不过从七岁开始到六十七岁玩了近六十年的民族乐器,有过部队文工团、地方豫剧团和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的经历,才获得在这个论坛说上几句话的资格。其它老师都比我厉害。
    你说“每次进论坛都有收获”,我完全相信。因为你是勤奋好学且有自知之明的人。你看到了这个管理团队的实力,你想把各位老师的知识集于一身。论坛的运转今后靠的就是象你们这样的人。

点评

谢谢王老师,我属于“笨鸟先飞”。早安!  发表于 2014-10-25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25 03: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7 19:38 编辑
foolishbug 发表于 2014-10-24 22:34
姜是老的辣,这话是真理的说。。。经验累积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多少银子也买不到。

    虫子的心大。虫子是想找到更多的类似【手册】的理论丰富自己。
    我想告诉你的事实是,我家两代人都是搞音乐教学的,乐理书籍有四大书柜,在简谱记谱规格方面比人音更好的还真没有。
    我想告诉你的方法是;踏踏实实学好【手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讨论,谱谱风不仅尊重【手册】,还对其不足进行修订和完善。
    我想告诉你的诀窍是;多学多看多问多干,谦虚谨慎厚积薄发,时间久经历多了你就是全才。有的人浅尝辄止好大喜功,明明只有两颗米自以为是粮满仓,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
   

点评

王老师这么晚了还在为朋友们解答疑难,真是辛苦!注意身体,向您致敬!  发表于 2014-10-25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25 16: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4-10-27 17:05 编辑
原上草0 发表于 2014-10-25 11:47
  怎样才算是规范谱?这个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的!个人觉得自己圈子里的人认可即可,没必要让所有人认可(事实 ...

    原上草老乡举的例子不新鲜,四年前我就认为这个《长征组歌》的作者区太长,几乎伸到了大标题的下面,建议改为下面的形式;
   
    谱谱风论坛的特邀点评老师那个也不是“砖家”,几乎每个老师都认为;人音【手册】是制谱的基本框架和依据,但并不是绝对权威不可逾越,合理的部分我们采纳,不合理的部分我们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每个人作谱子都是“自己认可就可以”,那么还把认可了的东东拿到这里来点评干什么。如果说“自己圈子里的人认可即可”,那谱谱风算不算也是个“圈子”呢。
   
    诚然,世界上难有让所有人都认可的事,但世界上也有让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反革命犯法是统治者说了算,杀人犯法不仅是统治者说了算吧。杀人犯法就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



点评

王老师,原大哥闲得慌,就喜欢抬杠,还固执。;-)  发表于 2014-10-25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4 22:35 , Processed in 0.0728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