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谱风

标题: 新新五线谱:为初学五线谱人量身订造的形式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13:50
标题: 新新五线谱:为初学五线谱人量身订造的形式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0-10-23 16:08 编辑

新新五线谱:为初学五线谱人量身订造的形式!
(在江老师的帮助下,这次彻底解决了五线穿过符头的问题)
                                              http://tg.6621.cn/201010/chenguiming/2a8f896b85c3fa9b0990024e195a3b31.mp3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14:24
这个谱放大后大家看是否五线粗了一点?
这次得到江老师的帮助,真正解决了线穿过符头的问题!而且不是假的,是真正的高清!
             (, 下载次数: 147) (, 下载次数: 153)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23 14:26
祝贺chengm老师的技术突破

    好!支持!大胆开发使用,没问题!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15:25
再发上彩色版: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15:55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0-10-23 16:00 编辑

上个图二分音符蓝色有点刺眼,换个绿色的,这次把五线搞细了一点,可能看起来会好点吧。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23 16:33
看来是比王氏的清楚啊,会不会打官司呀?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19:55
南天一臂 发表于 2010-10-23 16:33
看来是比王氏的清楚啊,会不会打官司呀?

又说打官司的话了,怕打官司不干有人说不认真,才大起胆搞一下出点成绩又挥舞大棒了,这还让人过日子吗?
作者: 无级制谱大师    时间: 2010-10-23 20:35
漂亮,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我不管谁申请专利,他自己不去刻苦去钻研,做的谱不清楚,专利有什么用。
上谱中的二分音符可以做成深蓝色,这样对比度会大一些,好看一些。
上边的谱,比以前的那个,数字清晰了一些。好。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0:35
哈,老陈解决了五线穿过符头的问题了。王氏谱的关键就在这里。王老师没有解决好。而且他介绍的制作方法够可以的了。

我也彻底解决了。苦于今天我这里上不了图。不等了,先上贴吧。稍后网络正常了即把图传上来。

我做谱例时没有在意线的间距,做好后发现在默认的线间距下符头较小,看里面的字稍费劲。老陈的谱面上是把线间距加大了。看是看清了,但我觉得谱面就蠢了。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0:58
其实说“玩玩”,这话是我说的,南天和老陈有这个意思,但是他们没有说得这么直白。结果被抓住把柄了。其实我说的玩并非无聊的玩,玩这个字现在含义很广。用心干好一件事就是玩,快乐乐轻轻松松干有意义的事,玩要玩出成绩。不一定把指望值定得很高把头白全累白了就是认真啊。干事情现寮性推广性等等都要考虑好。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07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0-23 21:12 编辑


六房间上不了,米果不大会用,上的图没法看。
作者: fangke    时间: 2010-10-23 21:14
本帖最后由 fangke 于 2010-10-24 10:16 编辑

我又来了,我们也是不打不相识,能在此向各位长辈请教,也是我的福气!既便打打口水仗,有时或许也是有益的,不过上次我的态度有点偏激了,在此特别再向陈老师说一声对不起。

陈老师的新新五线谱做得好漂亮,赞一个!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23 21:16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0-10-23 21:20 编辑
zpshencn 发表于 2010-10-23 20:35
哈,老陈解决了五线穿过符头的问题了。王氏谱的关键就在这里。王老师没有解决好。而且他介绍的制作方法够可 ...


“老陈的谱面上是把线间距加大了。看是看清了,但我觉得谱面就蠢了。”“
注意,不是把线间距加大,而是谱放大!我上面的谱是“11”。线间距加大会线大符头小的。
谱面蠢了是没有办法的,江老师说这个是给幼儿园用的,不行吗?
我也彻底解决了——快拿你的解决图上来看啊。

下面我要把这个技术用在自己的东西上了,我准备叫它——“陈氏谱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26
我试了,加大线间距恐不行,可以试试能不能放大符头。
哈哈,大家做起给幼儿园用的谱来了。
图没法上。我做的和你的一样好。方法不知道是不是一样。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29
fangke 发表于 2010-10-23 21:14
我又来了,我们也是不打不相识,能在此向各位长辈请教,也是我的福气!既便打打口水仗,有时或许也有 ...

欢迎fangke回来,其实上次陈老师没说什么,是我乱说。当时我并不知道是fangke老师,我一向尊重你。如果知道说的是你,我会选择不说。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36


上来了,不知道上得清不清楚。

(, 下载次数: 44)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37
标题: 上贴显示了,这个删除。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0-23 22:10 编辑

上贴显示了,这个删除。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1:39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0-23 22:03 编辑

啊?做的谱例白符头在间上,不能说明问题,等一会再做一下。

不过白符头可以看是不透明。这就行了。

作者: ccr    时间: 2010-10-23 21:43
(, 下载次数: 54) ?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2:01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0-23 22:12 编辑

(, 下载次数: 108)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2:06
ccr 发表于 2010-10-23 21:43
?

慌张之中又出错,抱歉。
作者: CHIANG    时间: 2010-10-23 22:11
這個新新五線譜還是有用的
剛才從朋友家回來,看他們三歲小孩學的鋼琴譜,大大的 A4 書,一面才二行,音符符頭夠大,如果在符頭內加上簡譜數字,應該也是夠清楚的,這樣就可以同時培養簡譜和線譜的能力。

江振興  台灣  20101023   22 : 12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23 22:17
本帖最后由 孙中岩 于 2010-10-23 22:25 编辑

【下面我要把这个技术用在自己的东西上了,我准备叫它——“陈氏谱”】
————————————————————————————————
强烈支持陈老师研制发明“陈氏谱”!陈氏谱什么样的让我们一睹为快!

制谱高手来研制创新乐谱,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支持!

首贴的乐谱为何有C-D-E调的转换?初学者能唱准D和E大调的绝对音高吗?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23 22:20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23 23:50
回复 zpshencn 的帖子

   这个好看啊,上面那个大而符头的边不齐。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24 09:12
二位高手水平相当呀,哈!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31 12:55
本帖最后由 孙中岩 于 2010-10-31 13:47 编辑

上海王亚庆的[新五线谱]内音符也是不穿线的:



作者: CHIANG    时间: 2010-10-31 13:19
本帖最后由 CHIANG 于 2010-10-31 13:22 编辑

#28 的五线谱符竿长短不一,感觉是绘图的。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31 14:50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0-31 14:50 编辑

全音符用了正园,和我昨天帖子上的思路倒是一样。
我也觉得这个谱是绘图的。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31 19:17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0-10-31 19:21 编辑

高音谱号太小伸不到位,调号不透明线没穿过。对比软件的看看。
(, 下载次数: 125) (, 下载次数: 111)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0-31 20:46
哈,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这个制谱水平真的很差,我们有时也造假,但可以乱真,但这个谱造假水平太菜了哦。
下面的图里面除了南天兄说的降号没有线穿过外,4/4也不是五线谱的字体!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31 21:08
既然不是用软件直接做的,那他制一份谱就很费事了。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31 21:45
  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呵呵!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0-31 22:02
他自己介绍过的,要什么复印原谱,扫描,放大,裁箭,用绘图软件做成各种工具备用,请做名片的师傅帮忙等等,然后拼起来。真的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31 22:24
新记谱法如要开发一套专门的好用的软件,大概需十万元左右吧,你们三位制谱高手用现有软件就能绘制新乐谱,省大钱了呀!
制谱软件运用熟练,又有时间,可开音乐工作室,专门承揽制谱业务,赚钱呀!
我以后可能向你们订货,将五线谱译成【新世纪钢琴谱】,你们收费可别太高啊!对我优惠点,哈哈!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31 22:42
孙先生,看来在这些研制新谱的专家中你的制谱技术是最高的啊。你还能打勋伯格的谱,他们有许多是用手画的,看起来很不整齐。研制新谱也要熟练掌握打谱软件才方便工作呀。
作者: 无级制谱大师    时间: 2010-10-31 22:46
  我今天用A4纸,打印了一份王老师的 同一首歌,有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整个曲谱读起来很顺,首调读谱没有问题,但读到二分音符时,感觉不到区别的明显,因为,一个圈,里边又填上了数字,明显的冲淡了里边数字的辨认。离谱子再远一点,就更困难。不像五线谱中的二分音符,就是一个空心的符头区别明显。全音符是刚刚的能认清,也不太明显。请各位高手打出歌谱,仔细辨认,是不是这么回事。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0-31 23:00
      南天老师说得对,新谱研制者如能熟练掌握几种制谱软件打谱技术,那是很方便很得力的事,可我目前还做不到。今天想下载FINALE软件,可下载后打不开。今后还要多学习喽。
     我们那个<大众乐谱>网-“记谱法创新”论坛,制谱高手只有一位,是郭豫珂老师。我的谱勉强及格呀!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0-31 23:18
这个“王氏谱”漏洞百出呀,4的上面的升号是给简谱的还是给五线谱的?也写不对位置呀,应该在线上。另外五线谱F大调这里不能用升B,是用还原B。还有连线用来连接两条符干也不妥。
(, 下载次数: 131)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0-11-1 00:26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0-11-1 00:30 编辑

这个反复记号也不能分成两个.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0-11-1 00:42
按南天所挑的毛病,这个谱如果是按QM的制谱要求,可能过不了“待审”啊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1-1 09:03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0-11-1 09:03 编辑

有必要先学学音乐知识。基本知识都不具备就发明新谱了,误人子弟啊。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1-1 16:51
无级制谱大师 发表于 2010-10-31 22:46
  我今天用A4纸,打印了一份王老师的 同一首歌,有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整个曲谱读起来很顺,首调 ...

我打出来看了。
1. 不够清晰是因为上传的图分辩率小,屏幕上看可以打出来分辩率不够。这不怪谱不好。
2. 除了大家指出的谬误之外,给人的感觉不像五线谱。
3. 在纸上的比例失当了。在A4纸上,行宽比正常五线谱宽很多。并不是说不能放大,小孩学钢琴的谱行宽和音符比这还有大的,但是书也相应大,比当得当,就好看。现在A4纸上谱行宽音符大,就给出一个大傻丑的视觉效果。
4. 做得得当,在正常五线谱的符头里藏数字或者字母,打印出来是看得清楚的。我试过了。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1-2 23:19
我转发一个提出【新五线谱】的上海王亚庆老师在【大众乐谱】网论坛上给郭老师的回帖:

回复郭豫珂老师的帖子:
很高兴看到郭豫珂老师有更好的软件制作新五线谱,原先用的Corel Draw 9.0绘图软件,用黏贴的方法速度比较慢,两者比较一下,能快多少时间?新五线谱是向社会推广的,任何人都可以制谱,不存在版权问题,欢迎郭豫珂老师制出更多、更好的新五线谱。
联系电话:021-66272919(家电)  王亚庆


我转发这个帖子,是想叫大家别有什么顾虑,如赞同此类乐谱,尽管研制、开发、完善、利用,没问题的。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0-11-3 09:35
大家都明白王氏谱并不是专利,说着逗一逗的,他那个证书叫作品登记证书,虽然是版权局发的,和专利证书还是不一样的吧。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0-11-3 10:21
本帖最后由 孙中岩 于 2010-11-3 19:48 编辑

就是[著作权自愿登记证书]。没人说是专利,就你们几位老兄总说是什么“专利”。

专利申请很不容易的,手续很多,申请、维持要花许多钱,历时好几年。一般还不批。记谱法的正式有效专利证书很难拿到。
而[著作权登记证书]较易得到,费用等于或小于200元。一次性的。各省版权局办理。





欢迎光临 谱谱风 (http://mail.ppf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