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谱风

标题: 五线谱改六线谱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1 17:47
标题: 五线谱改六线谱好吗
本帖最后由 ssss5ssss 于 2012-10-21 17:47 编辑

这里的六线谱不是吉他用的,而是国外一个音乐家的推荐,就是改良原来的五线谱,也就是在高音谱号的上方加一条线,在低音谱号的下方加一条线,这样,高低音谱表的音名的位置就一样了(不考虑音组),大家试一下,是不是很方便初学者识谱啊,但是不知为什么没人推广。
作者: chiyongfu    时间: 2012-10-21 19:46
如果能推广当然好了。教学时讲清楚不同谱表相同位置读音不一样是件很困难的事。但问题又来了,五线谱不光只有高、低音谱表啊,还有其他的谱表呢,怎么解决呢?看来任重而道远啊。研究尚未成功,谱友仍需努力。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0-21 21:22
既然没有人响应的东西肯定是不好的东西了。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0-21 21:49
本帖最后由 郭豫珂 于 2012-11-2 16:48 编辑

   五线谱,变六线谱,我关注这个问题并研究这个问题,有N多年了.
   我也曾问过教钢琴的老师这个问题,他说,无所谓,只要记住谱子就行。
   为什么这么年下来,《论六线谱》的书也出版发行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书中宣传的这么好的规律,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其中必然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道理。
  大家以为,变成六线谱了,就可以统一音位,变成统一谱表了,非也。问题远比这表面现象复杂的多。
  为了改变五线谱难学的问题,有多少名人志士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也没有能改变五线谱统治天下的局面。
  
   现在,我可以对你负责的说,我现在已经有了应对方案,对于任何形式的五线谱,甚至是六线谱,我们都可以变的好读,好学,好弹,也可以说,终于把“五线谱”的“难”给彻底的分解了。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2-10-21 22:00
用五条线记载乐谱不记其更早的原始形式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通用的音乐记谱法。 用五线谱记载的史料浩如烟海 。五线谱虽然有其不足,但之所以能存在至今,自有其科学和实践根据。几百年来改革五线谱的努力和试图无数,无一善终。看不出有什么根本的原因得革五线谱的命。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0-22 01:12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2-10-22 01:30 编辑

这个方法值得研究,音所在的位置很有规律。而且软件很容易做,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相同位置的音的距离两个八度,也容易视谱(前面一个八度当作原来的高音谱表看,后面一个八度当作原来的低音谱表看),播放也准确。
(, 下载次数: 184)

作者: jianghtao    时间: 2012-10-22 07:36
N年前就知道六线谱了,的确很好。但改起来就…………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2-10-22 08:16
想改革五线谱的理由(理由之一)说五线谱难学,但是五线谱实际上并不难学。弄出来的新花样还真难学。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09:50
不是难学的问题,关键是更利于推广应用,让更多的人去用线谱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09:51
因为线谱对于多声部作品更优于简谱,要知道使用谱的国家已经没几个了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09:56
zpshencn 发表于 2012-10-22 08:16
想改革五线谱的理由(理由之一)说五线谱难学,但是五线谱实际上并不难学。弄出来的新花样还真难学。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适,难就是难一点,怎么不去承认呢,因为我是搞基层音乐教育的,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然我是用线谱的,教学中也用线谱)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2-10-22 10:40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0-22 09:56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适,难就是难一点,怎么不去承认呢,因为我是搞基层音乐教育的,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适,难就是难一点,怎么不去承认呢,因为我是搞基层音乐教育的,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
我并不是说一定是这样,这是可以讨论的。
基层音乐教育五线谱当然是难教难学,但这是有原因造成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从小没有学过五线谱,成年人学五线谱是比较难的。还有一个原因是畏难,视五线谱为虎豹,根本不敢去碰去学。还有历史原因、国内小学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等等诸多原因,不细述。学乐器的小孩同时学了五线谱,练琴的同时就学会了五线谱,他拉(或弹或吹)出第一个音时他就同时学了这个音的音高、音值、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等。琴学得差不多了五线谱也就学得差不多了。只见过琴没有学好的小孩但没见过学琴的小孩不会看五线谱的。通常不用五线谱记谱的民族乐器情况除外。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10:53
zpshencn 发表于 2012-10-22 10:40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适,难就是难一点,怎么不去承认呢,因为我是搞基层音乐教育的,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

这个里边没法对比,我教学生用线谱,而有些教师用简谱,用简谱的明显要快于线谱,当然如果到了某一程度可能不如线谱好用,但简谱入门确实是快,要不然为什么叫“简”呢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10:55
zpshencn 发表于 2012-10-22 10:40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适,难就是难一点,怎么不去承认呢,因为我是搞基层音乐教育的,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

其实简谱就是线谱的简化,简化的原因就在于好推广应用,不是这样吗,我不是抬杠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0-22 11:31
还是实践一下六线谱吧!
(, 下载次数: 143)

(, 下载次数: 148)

(, 下载次数: 141)





注:简谱的空心字为二分音符,调号是标准音a 的中间一个“4” ,意思是:以a 音作“Fa" 也就是1=E。休止符一律沿用五线谱的休止符。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0-22 12:47
本帖最后由 郭豫珂 于 2012-10-22 12:51 编辑

      有很多从来没学过五线谱人,一但学会了,并掌握了五线谱,就开始以“专家”为自居,如果有人再说说五线谱难学,理论不合理等,就大棒子打来,就忘了当初你是怎么学五线谱的了,那浪费的时间,已经变成了你的“财富”。当五线谱成了“某些人谋生”的工具时,就不容不别人说五线谱难学,“五线谱”就成了学 院级的“教授”的有别于一般人的高级的“技能”了。
     我比较喜欢理性的思考五线谱的“改革”和“完善”的,也吉欢“守旧”的专家们来进行“五线谱保卫战”,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才会引起人们的观注,才会重新思考我们真正的困惑是什么。难道我们连探索的勇气都没有了吗,难道人们真的退步了吗,人们是不会停止思考的。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0-22 13:18
中音谱表为了保持中央C 的位置和更有规律性可用七线,这样也避免加线太多。其他谱表就不必了。

(, 下载次数: 161)

(, 下载次数: 161)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18:11
没想到大家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啊,谢谢大家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0-22 19:09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0-22 18:11
没想到大家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啊,谢谢大家

      是啊。这是人们对五线谱改革的希望,是人们灵魂深处的呼唤。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也没有能熟练掌握五线谱,五线谱成了让大众学习音乐的障碍。
       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方法,难道你想让子子孙孙都在这十二个大大小小的调,升升降降的符号中徘徊,五线变六线,不是一条线的问题,是人们顽固思想的堕落,是回避矛盾的思湖。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19:55
郭豫珂 发表于 2012-10-22 19:09
是啊。这是人们对五线谱改革的希望,是人们灵魂深处的呼唤。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也没有能熟练掌握 ...

其实我也就是这样,三个号以内还算熟悉,到了四个号以上就有点困难了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19:59
更何况也没有大改特改就是加了一条线,让人们更容易记忆,更容易视唱视奏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0-22 20:10
可不。我学五线谱,少说也有十年了,可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熟练掌握,我也不怕谁笑话我。
有个口诀是专门对五线谱的,叫一是G,二是D ,三A四E五是B,六个升号升F,七个升号是升C。我就是这么记住升号的个数与大调的关系的,可真的读起谱,我还是找不到调,一下子弄出个谱来,我还是记不住DO,在哪。我的困惑,也许是很多人的困惑。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20:23
这个倒是不用记的,看到最后一个升号所在的位置,再长一个全音就是DO,比如说一个号,它写在F线上,升高一个全音就是G,两个号最后一个号写在C间上,升一个全音主是D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2 20:26
降号调的记法是按倒数第二个看比如两个降号,倒数第一写在E上,倒数第二写在B上,按倒数第二个直接读出降B来,当然只有一个号就记住吧F调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0-22 22:50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2-10-27 17:35 编辑

      不管怎么改革,也得有配套的教学才能出成果吧,而配套的教学得有教学的教师,教师上面有教育体制,教育体制上面有专家,专家又分教育专家和音乐专家。中国的两种专家上面还有全世界的两种专家,音乐(尤其是五线谱)是全世界的东西,不能全世界流通,就不用想改变丝毫!而且还得配套把全世界过去所有的乐谱文献更新为新谱,全世界所有专业音乐家和业余音乐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还得因为你的原因而全部从新学新谱。否则再怎么说你的谱好,原来的谱不是东西都没有用的,请改革的人先去说服他们吧!
      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上非常小的修改的确过不去的毛病,而又不伤筋动骨,那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你的东西可能会慢慢“插入”;如果试图全盘推翻,那肯定将是永远不通的“死胡同”!
      比如南天兄的谱,道理我一看就懂,但我就是看傻眼了,我就得重新学习看谱了哦。而且是单看谱和乐器视奏统统傻眼!全部都得从头来了。{:soso_e109:}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0-22 22:53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0-22 20:23
这个倒是不用记的,看到最后一个升号所在的位置,再长一个全音就是DO,比如说一个号,它写在F线上,升高一个 ...

呵呵,你这个找调理论很对,我早就有贴了的:
http://www.ppfe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99&page=1&extra=#pid13881

作者: 小鸟一人    时间: 2012-10-23 08:05
俺是门外汉。 凑个热闹。{:soso_e113:}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0-23 11:31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0-22 20:23
这个倒是不用记的,看到最后一个升号所在的位置,再长一个全音就是DO,比如说一个号,它写在F线上,升高一个 ...

呵呵,是否是笔误?应该是最后升号(#)往上高一个“半音”是Do (1)才对吧(不是高一个全音)。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4 08:13
所在线或间本身的高度升一全音,如果算上升号的高度就是升一半音了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6 19:54
自己再把它顶起来吧,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事就是那个么事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0-27 13:46
从来没有这么火过,在这里竟然成为火苗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0-28 08:08
五线变六线那是“就是好来!  就是好!  就是好!”
作者: 李思京    时间: 2012-10-31 00:16
也是在论坛,但不记得是哪个贴看到这种说法:我们国家因为是方块字,从认知角度上看,很自然就是习惯于简谱,所以对简谱会很快入门。前面几位老师也提到,学五线谱时间都不短了,还是觉得找DO有点难。如果把这个难度归结到五线谱的原因,那我觉得有点不妥了。找DO是首调唱法的习惯,而五线谱更适合用固调唱法去学习。这也是我们普及五线谱所遇到的最大的阻力。
我们先从简谱接触并学习音乐,之后用简谱的习惯去学习五线谱,困难也就必然了。
之所以改革,是因为某一事物让大多数的人都不适应了。而用简谱的国家属于少数,因此不适应的自然也相对是少数,或许这就是一直无法得到响应的原因吧?
再回一个观点:至于说五线谱是先学成的专家为了维护自身权威而批判改革,我也是有不同看法的。可不可以反过来这样看:就象很多人的仇富心理一样,因为我没钱,所以仇视富人;因为我学起来困难,所以觉得五线不好?毕竟六线谱除了找DO容易以外,也没其他很能说服人的优点了,相反,六根线,看起来眼睛还更容易疲劳呢
作者: 李思京    时间: 2012-10-31 00:33
其实熟能生巧,我的很多学生家长,从小孩开始学琴就跟着上课,小孩还没学会,家长已经先学会了,也就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家长都能熟练唱出五线谱,而且升降音也很准,因为都是长期跟着琴唱的。对于不把音乐当成专业的朋友,简谱也一样,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啊,现在很多流行钢琴曲不都有朋友译成了简谱版吗?呵呵
再罗唆一句,没有哪一个音乐家是因为熟悉五线谱就成为音乐家的。个人的观点:音乐家是用音乐去表达、传递感情;音乐爱好者是是享受音乐中所表达、传递出来的感情,从中达到一种共鸣,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
作者: yy940210    时间: 2012-11-1 15:14
用五条线记载乐谱不记其更早的原始形式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通用的音乐记谱法。 用五线谱记载的史料浩如烟海 。五线谱虽然有其不足,但之所以能存在至今,自有其科学和实践根据。几百年来改革五线谱的努力和试图无数,无一善终。看不出有什么根本的原因得革五线谱的命。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 17:58
其实也不是我们能左右五线谱改不改革,但是非要说,存在了多少年就应当继续,改革就是改多年存在的东西,改革不是革命这是两个概念,高雅不一定高深吧,是不是只有普及有困难的东西就一定是专业的?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 17:59
李思京 发表于 2012-10-31 00:16
也是在论坛,但不记得是哪个贴看到这种说法:我们国家因为是方块字,从认知角度上看,很自然就是习惯于简谱 ...

说六条线更麻烦,六条线代替的是十条线,而且也不仅仅是DO的问题吧,如果找音名,不是一样的好找吗?干吗非狭隘地局限于唱名上?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1-1 20:10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2-11-1 20:22 编辑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1-1 17:58
其实也不是我们能左右五线谱改不改革,但是非要说,存在了多少年就应当继续,改革就是改多年存在的东西,改 ...


      我前面的回帖相信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微小的修改是可以的(比如你增加某符号等等),但也得一点点来,让所有的音乐人去慢慢适应你的修改而最后认可你已经是漫长的过程了,也算你修成正果了。如果是全盘推倒重来,那100%是条死路一条!(五线谱改六线谱就是全盘推倒,尤其是本来的吉他谱就有六线谱,光是互相的名称就将是一场混战)。
      又:据我所知,在搞五线谱全盘推倒改革的人,都不是音乐专家,甚至是音乐初学者,因为自己学习五线谱感觉困难,就一心想搞出来一个捷径,殊不知真正搞音乐的人根本没有学谱难的概念。所以,如果等改革者真正会音乐、会看谱的时候,回头再看自己当年的折腾,会自己觉得自己当年会无知到什么地步了。
     就是因为我曾经这样对搞五线谱改革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居然把我打入另类! 忠言逆耳啊!!

作者: enghing2008    时间: 2012-11-1 21:24
不好,比较麻烦,而且不实用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1-1 23:30
本帖最后由 郭豫珂 于 2012-11-1 23:31 编辑

其实这是个误区,不论是初学五线谱的,还是用了好多年的音乐专家,心里都有想完美五线谱记谱体系的愿望,只不是有的人说出来了,有的人没有说出来。明明是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自己又无能为力,就只能凑活的用摆。喜欢用五线谱的人,继续麻烦者,喜欢五线谱改革的人,痛苦的探索且快乐着。
作者: 李思京    时间: 2012-11-2 10:12
本帖最后由 李思京 于 2012-11-2 10:22 编辑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 20:10
我前面的回帖相信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微小的修改是可以的(比如你增加某符号等等 ...


呵呵,支持chengm老师的观点,同时也回应一下郭老师,郭老师说一些专家用五线谱有矛盾,也为了专家的名头而凑活着用。这种专家说实话,我也见过,而且真有不少,呵呵,不过就我身边的同事,两位钢琴老师,拿十级难度的曲子给她们,边看就能边弹下来,看谱动手弹对于真正长期使用五线谱的人来说变成了一种自然的反应,看不出有任何凑活的,反而对于一般简谱歌曲,可能看老半天都弹不下来。
其实这话题讨论的也有点多余,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五线谱一定存在着问题,还有完善进步的空间,这是肯定的,问题是改革还是全盘推翻了。至少前面几位老师所提到的推翻五线谱的原因在很多五线谱的真正作用者来说,是不存在的。
面对我们很多对五线谱使用难入门的现状,研究一些新的记谱方法,如六线谱,来作为这部分人群学习音乐的途径也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目前有部分专家认为只有五线谱才是正统,才是科班,这是伪专家。同样,我们作为音乐爱好者,看不懂五线谱也不必自觉低人一等。所以就算推广六线谱,也没必要非把五线谱踩泥里去,呵呵。
音乐无国界,音乐无贵贱。

作者: 李思京    时间: 2012-11-2 10:21
郭豫珂 发表于 2012-10-28 08:08
五线变六线那是“就是好来!  就是好!  就是好!”

看到这个回复,本来是不想再参与这个话,又实在忍不住,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言论,再说,还能赚一风帀不是?
顺便和郭老师说一声,拿到一首没演奏过的曲子,边看谱边演奏这叫“视奏”,而作为一名专业学习乐器的人,视奏是一种最基本的技能。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1-2 10:58
李思京 发表于 2012-11-2 10:21
看到这个回复,本来是不想再参与这个话,又实在忍不住,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言论,再说,还能赚一风帀不是? ...

我觉得你讲非常好。我上的上贴中的回答,有点“无理头”,是想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学习研究五线谱、简谱,并用于乐器上,这是大家的一种爱好,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大家都有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为反对而反对,为支持而支持.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2 11:47
六线谱这东西不是来争来争去的,任何人只能是去研究或者不研究,不能反对别人研究。而且不研究也没有发言权嘛!
作者: zpshencn    时间: 2012-11-2 12:41
本帖最后由 zpshencn 于 2012-11-2 19:55 编辑

对于这些和有关的争论已经不少,我也老早就在这个论坛上说过很多话。现在都不想说了。对“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归根到底,想改五线谱的先生们拿来说事的倒不是五线谱本身不科学,反倒是五线谱难学。五线谱是不是不科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是可以改的,但绝对不是加一条线减一条线就行的,或只是说说就行的,可能需要几十年几百人的实践。而说五线谱难学就要改,是站不住脚的。从没有听说搞音乐的人说五线谱难学,也从没有听说学琴的小孩子说五线谱难学,(倒是会五线谱不会简谱的有。)想改五线谱的人中除了有不少是音乐家,他们看到五线谱的不足想改良,这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他们的成果也极有理论依据和可行性,但由于五线谱的深入音乐界和音乐史,改良的五线谱从未真正被实用过。问题更大的是在呼唤改革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五线谱根本没有学通的人甚至于五条线上有几个升降号是什么调都弄不明白的人,只是因为学不会或学得不甚会就想去改,改又拿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案,一味高呼就是好就是好。所以,这个讨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讨论的各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平面上,怎么说得到一起去。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1-2 13:58
本帖最后由 郭豫珂 于 2012-11-2 14:16 编辑

      我虽然说了“就是好来!  就是好!  就是好!”这种不讲理的话,但我还真的知道那些升号降号是什么意思,五线谱我还真的学习的比一般人要好一点,请真主明鉴,请沈老师别跟我一般见识。
     我 还虽然非常同意沈老师“问题更大的是在呼唤改革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五线谱根本没有学通的人,基于五条线上有几个升降号是什么调都弄不明白的人,只是因为学不会或学得不甚会就想去改,改又拿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案。”
      但有的乐谱改革者,真是钢琴老师,是器乐手,音乐老师,有的还真拿出来“非常像样”的乐谱方案,有的且做出了很好的软件。
      在这方面,中国人,远不如外国人,他们花的金钱和力气,远比国人要多的多,且远比中国人自己开明的多。
      大家都是以开放的心态来研究看待。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3 16:41
楼上的郭先生说的非常好,其实我也是赞成艺术高于生活的,但它毕竟是给人用的,而这个人总不能局限在少数人吧,贯彻双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让人说话了,说五线谱的优点也好,缺点也罢,最好不要有指责人的东西存在,我们是在讨论问题,不要说什么层面啊,层次啊,好像是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层次太低(更何况这也不是我的观点,我也不可能提出这么有层面的问题)。不能说搞不懂升降号,就不能参与讨论了吧。一种计谱法的形成也不是哪一个人专业研究研究就可以搞出来的,它总是通过人们不断改良过程中来完善的。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学生提出多么低级,甚至是多么可笑的问题,你都不能去打击他的积极性吧,如果你是用一种嘲笑的口吻去支待他,那么他还敢不敢再去提出问题呢?人们的创造性又从何而来?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3 16:50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 20:10
我前面的回帖相信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微小的修改是可以的(比如你增加某符号等等 ...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您的观点,什么是微小的,什么是巨大的,有定量吗,是不是加一个符号,就是微小了,加一条线就是巨大了。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3 16:53
本帖最后由 ssss5ssss 于 2012-11-3 16:54 编辑

还有就是阿炳什么谱子都不会,也没人说他层面太低,也不影响他成为大音乐家;说点抬杠的的话,来我们这个论坛的懂五线谱的高层面们,有哪一个超过了阿炳
作者: 郭豫珂    时间: 2012-11-4 00:21
本帖最后由 郭豫珂 于 2012-11-4 00:27 编辑

其实,我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这里发表想法的。

我见过很多会五线谱的高手,但大家都很谦虚。我学习简谱也少说也有40年了,学习五线谱,少说也有10年了吧,也许看着很多钢琴谱都是五线谱的,一开始真的弄不懂那些降号降号是什么意思,到后来,借了一本油印的五线谱乐理的书。后来,我研究学习上百种乐谱改革方案,也发表一些有关五线谱改革的文字。后来,发现,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啊,观念,远没有外国人的心态开放,花的钱多,有人的人,现在还在继续研究。且五线谱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从国外泊来的。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愿望,让乐谱能更好的为大多数人服务,都在默默无闻的探索着,不为名,不为利(当然也有的人想名利,可没想着)。

最近,我发现有一套叫 简五线谱的钢琴的书和教材在网叫卖,应该说,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不论有多少反对五线谱改革的人,总是有为新的乐谱发明人,在努力着。这种为大多人创造新的工具的人,让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吧。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4 01:51
上传一首外国做的六线谱给大家弹。
(, 下载次数: 159)

(, 下载次数: 131)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4 15:54
感谢大家的支持,不仅是言论上支持,更有实际行动上的支持。很感动有这么多人在努力改革五线谱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4 21:18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2-11-4 22:59 编辑

吴道恭的《论六线谱》很好,论述很透彻。有时间得好好研究研究。就觉得倍高音谱号和倍低音谱号不太好看,不如用通行的加个8字的这种,而且软件上也有播放效果。
(, 下载次数: 141)
(, 下载次数: 165)
中音谱号也可用原来的:
(, 下载次数: 130)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2-11-5 02:11
      吴道恭的六线谱,只解决了一个“高低音谱表一致”的问题,但又带来了六条线使音符音位快速识别难度增加,俗称“花眼”的大问题。更不用说改谱的极高成本了。所以,这是一种明显得不偿失的方案。其在国内外提倡多年而不流行是自然合理的。当然可以在喜欢这种六线谱的人群中应用。(其设计的六线谱“首调谱表”更无实用价值)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5 11:11
孙中岩 发表于 2012-11-5 02:11
吴道恭的六线谱,只解决了一个“高低音谱表一致”的问题,但又带来了六条线使音符音位快速识别难度增 ...

原来还有广告啊,我不知这是谁发明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5 12:49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2-11-5 13:30 编辑
孙中岩 发表于 2012-11-5 02:11
吴道恭的六线谱,只解决了一个“高低音谱表一致”的问题,但又带来了六条线使音符音位快速识别难度增 ...


要是增加的那条线用虚线就不会增加视谱难度。
(, 下载次数: 140)
或者三条实线三条虚线:
(, 下载次数: 173)

作者: 孙中岩    时间: 2012-11-5 13:32
      六线谱特别强调了C 在谱表中的位置,强调C 作为大谱表对称中心,容易识别记忆。这样统一了高低音谱表的音位对方便识谱有一定作用。南天老师将所加谱线由实变虚,解决了“花眼”问题。但我认为这两条谱线(低音E高音A)其实不必实际画出,就画在个人的心里就可以了。将此六线谱的谱线及对应音名牢牢记在心里,看五线谱时就假定五线谱大谱表上下各有两条南天老师上图所画的虚线。这样对识谱有些好处。从这点来说,我们学习六线谱,了解高低音谱表的联系,对识谱教学是有益的。
     六线谱强调C 的中心对称位置。其实,大家知道,键盘可是并不以C 为对称中心,而是以D、#G 为对称中心的。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5 17:06
其实最初的线谱也不是五条线的,后来渐渐变成了五线谱,和四线谱比是不是也存在花眼的问题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5 17:33
五线谱用虚线更加清楚。
(, 下载次数: 142)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5 17:38
为什么啊,我倒是没看出来有什么更清楚的
作者: 南天一臂    时间: 2012-11-5 18:32
本帖最后由 南天一臂 于 2012-11-5 18:37 编辑

     人的肉眼一般五条线内较容易辨认,加上五条线有中线,中线的上下各两条,这样就更好认。这应该是线谱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后剩下五线谱的原因。加一条线的六线谱看起来是有些花眼,所以吉他六线谱就加大了线的距离,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其实花眼还不是六线谱的致命缺陷,它也可以加大线距离或者间插虚线来解决花眼的问题。但是只能打钢琴谱之类,不能打管弦乐总谱。你想想常规总谱纸是24行,六线谱每行要加一条线一张共24条线,这就相当于五行线谱的行距,再加上因花眼而加大的线距离(这距离不小于一条线),这样算来一个页面能打12行已经很勉强了,怎么能打管弦乐总谱呢?这就算作这段时间研究六线谱的感受吧!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5 08:39
本帖最后由 ssss5ssss 于 2012-11-15 08:40 编辑

其实也不是全改了,初学时用六线,当熟悉线谱后,在专业性的演奏中还用五线也是可以的

作者: yamasaki21    时间: 2012-11-15 10:08
这个推广性不强吧,可能只能自己唱唱用。不过确实方便学唱谱的。
作者: 1312525007    时间: 2012-11-15 11:12
感觉三楼还是四楼那位前辈说了等于没说似的。。。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1-15 15:52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2-11-15 16:00 编辑
南天一臂 发表于 2012-11-5 18:32
人的肉眼一般五条线内较容易辨认,加上五条线有中线,中线的上下各两条,这样就更好认。这应该是线谱经 ...


南天老师不愧是老一辈手写总谱的人,现在的人可能什么叫“总谱纸”都不知道哦。从这里的话也可以考证改革行不通,也算是其中一种理论,非常正确!{: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8 18:40
本帖最后由 ssss5ssss 于 2012-11-18 18:41 编辑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5 15:52
南天老师不愧是老一辈手写总谱的人,现在的人可能什么叫“总谱纸”都不知道哦。从这里的话也可以考证改 ...


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总谱纸,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又回到所谓的阳春白雪了,更何况总谱纸的大小也是可以变的,原来我们老用十六开,八开的纸,现在不是用成了A4纸了吗,还是成规。
作者: musicxu    时间: 2012-11-18 20:28
这个是个人爱好,如果你自己感觉好就用,我感觉线多有时眼花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1-18 23:59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1-18 18:40
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总谱纸,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又回到所谓的阳春白雪了,更何况总谱纸的大小也是可以变 ...

A4纸小了,总谱纸是A3大小的。按照南天老师说的24行总谱纸,新五线谱只能搞12行,那用这样的六线谱做总谱,总谱纸得再放大一倍,应该是A……?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9 11:18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8 23:59
A4纸小了,总谱纸是A3大小的。按照南天老师说的24行总谱纸,新五线谱只能搞12行,那用这样的六线谱做总谱 ...

我只是说这个理念,不见得非得是A几,不懂配器也玩乐队,不懂声乐也在唱歌,音乐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是人就可以听音乐、也可以唱歌、拉二胡、弹吉它,既然这些都可以,那么很不专业地说一下线谱的改革又能怎么样,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但不要冠以懂这个,不懂那个来压人好不好,双百方针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要以懂或不懂来说事,世界上有好多的发明和改革都是受到外行人的启发而成的,不是吗。关键在于理念。其实我也是随便发一个这样的贴子,也是抛砖引玉的意思,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或是同意,或是反对,但不要用棒子打,好不好啊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19 11:23
本帖最后由 ssss5ssss 于 2012-11-19 11:23 编辑

更何况原来是二十四行,现在怎么就成了十二行了,就是加了一条线?这帐是怎么算的。再一个就是也没必要非得把所有的都改成六线谱吧,现在线谱和简谱不是并存吗。五线六线同时存在有什么不可以的,初学用六线,熟悉以后还用五线也是可以的,只要道理清楚了,六线转五线是没什么问题的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1-19 19:28
本帖最后由 chengm 于 2012-11-19 19:31 编辑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1-19 11:23
更何况原来是二十四行,现在怎么就成了十二行了,就是加了一条线?就是加了一条线?这帐是怎么算的。再一个就是也没必要非得把所有的都改成六线谱吧,现在线谱和简谱不是并存吗。五线六线同时存在有什么不可以的,初学用六线,熟悉以后还用五线也是可以的,只要道理清楚了,六线转五线是没什么问题的

先学六线谱,以后再转五线谱?看来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五线谱的使用了——所有专业学习五线谱的人,基本都是学乐器开始的(包括院校专业声乐学生,钢琴是必修之课),不学乐器会五线谱的人极少,专业乐手为什么用五线谱不用简谱,就是因为都是在学乐器的时候五线谱是用固定唱名法看谱的。专业乐手乐队演奏的时候,经常是脑海里面还没有反应是什么音的时候,手指已经自动按上去了——这个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南天的谱我理论上知道,也看得懂,但我就是傻眼了,不能反应了,除了看谱反应混乱,乐器上就更加傻眼了,手指都不知道怎么按下了。你说说看先六线谱后再转五线谱,这个怎么转?我现在要求你试试看,你把123456789转成987654321,写的是前面的,但我要求你改成读成后面的,看看行吗?也就是看见1读九,看见2读八。
作者: sunjianhu    时间: 2012-11-20 18:02
从使用的功能来说,个有好处,例如吉他谱。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21 10:48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9 19:28
先学六线谱,以后再转五线谱?看来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五线谱的使用了——所有专业学习五线谱的人,基 ...

干什么非得是专业的,简谱本来就是一个在抗战中,为了速成而大力推广的,为是的让更多的人快速地学习音乐,并通过音乐来唤起民众,但它只能是过渡而不是一直去用下去,毕竟它很不完善,尤其是在器乐上,可以说是很不方便,而线谱的推广是必然的,不要认为线谱就是专业人专用的,而民众只能用简谱。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21 10:51
chengm 发表于 2012-11-19 19:28
先学六线谱,以后再转五线谱?看来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五线谱的使用了——所有专业学习五线谱的人,基 ...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五线六线的变动没有那么大的,不会存在你说的123456789的问题啊

作者: chengm    时间: 2012-11-21 14:21
ssss5ssss 发表于 2012-11-21 10:48
干什么非得是专业的,简谱本来就是一个在抗战中,为了速成而大力推广的,为是的让更多的人快速地学习音乐 ...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想推广改革五线谱为六线谱是各人的事情,谁也不会阻拦的。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2-11-21 15:56
chengm 发表于 2012-11-21 14:21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想推广改革五线谱为六线谱是各人的事情,谁也不会阻拦的。

没看到原来是版主出面了,但是我是对事不对人,你说打住就打住吧,谁让你是版主呢。
作者: cyz6285339    时间: 2012-11-29 14:49
哎 都用了那么久五线谱了 自然不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3-12-11 09:37
其实好多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有有利于学习工作,都应当改革,关键在于是不是有理念
作者: ssss5ssss    时间: 2013-12-11 09:40
有人说五线谱说资源量大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借口,我们的这个简谱做的也是这个工作,能把线谱变成简谱,也就能把五线变成六线,而且容易得多
作者: fchmxx    时间: 2014-1-18 00:02
好东西谢谢{:soso_e179:}
作者: 司令常来    时间: 2014-1-20 18:14
古人当初为何没有想到啊?现在要改非常不现实——那么多作品怎么改啊?




欢迎光临 谱谱风 (http://mail.ppf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